Feeds:
文章
评论

Posts Tagged ‘印光大師’

 

 

印光大師...

 

印光大師法語. 在上海護國息災法會講

<第一日 說念佛吃素為護國息災根本>

 

印光本一無知無識之粥飯僧.只會念幾句佛。雖虛度光陰七十餘年.但于佛法.實無徹底之研究。此次因護國息災法會諸君之邀請參加.情不可卻。且事關國家福利.亦屬應盡之責。遂不辭簡陋.來與此會。但今天所講者.並無高深之理論.只述護國息災之根本方法。至于此次法會之要義.待明日再講。

 

此次法會之目的.為護國息災.但如何方能達此目的。余以為根本方法.在于念佛。蓋殺劫及一切災難.皆為眾生惡業之所感召。若盡人能念佛.則此業即可轉移。如能有少數人念佛.亦可減輕。念佛法門.雖為求生淨土.了脫生死而設.但其消除業障之力.實亦極其鉅大。而真正念佛之人.必先要閑邪存誠.敦倫盡分.諸惡莫作.眾善奉行。尤需明白因果.自行化他。今日之非聖無親.賊仁害義等等邪說.皆是宋儒破斥因果輪迴.以致生此惡果。如人人能明白因果之理.即無人敢唱此等謬說矣。蓋世間一成不變之好人少.一成不變之壞人亦少.大多皆是可上可下.可好可壞之人.所以教化最為緊要。孔子曰.惟上智與下愚不移。只要加以教化.即無不可以使之改惡歸善。放下屠刀.立地成佛.惟在人之信念而力行耳。今日中國社會之所以如此紊亂.即因無教化之故。但教化需從幼小時起.所謂教婦初來.教子嬰孩.若小時不教.大即難以為力。何則.習性已成.無法使之改易也。故念佛之人.需注意教育其子女.使為好人.存好心.說好話.做好事。果能盡人如此.則災難自消.國家亦可以長保治平矣。

 

念佛法門.根本妙諦.在淨土三經。而華嚴經中普賢行願品所示.尤為根本不可缺乏之行願。蓋善財以十信滿心.參德雲比丘.即教以念佛法門.得入初住.分證佛果。從此歷參五十餘位善知識.隨聞隨證.自二住以至十地歷四十位。最後在普賢菩薩處.蒙其開示.加被威神之力.所證遂與普賢等.與諸佛等.即成等覺菩薩。然後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.導歸極樂。勸進善財.及華藏海眾.一致進行.求生西方極樂世界.以期圓滿佛果。故知念佛法門.始自凡夫.亦可得入.終至等覺.亦不能超出其外。實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.上成佛道.下化眾生.成始成終之總持法門。故得九界同歸.十方共贊.千經俱闡.萬論均宣也。

 

凡學佛之人.有一必須注意之事.即切戒食葷.因食葷能增殺機。人與一切動物.同生天地之間.心性原是相等.但以惡業因緣.致形體大相殊異。若今世汝吃牠.來世牠又吃汝.怨怨相報.將世世殺機無有已時。果能人人茹素.即可培養其慈悲心.而免殺機。否則縱能念佛.而仍圖口腹之樂.大食葷腥.亦能得學佛之利益幾何哉。

 

再者.今人好言禪淨雙修。究之所謂雙修者.乃是看念佛的是誰。此仍重在參究.與淨土宗之生信.發願.求往生.迥然兩事。又禪宗所謂明心見性.見性成佛者.是指親見當人即心本具之佛性而言。密宗所謂即身成佛者.亦以即身了生死為成佛。若遽認以為能成萬德具足.福慧圓滿之佛.則大錯大錯。蓋禪家之見性成佛.乃是大徹大悟地位.需能斷盡三界內之見思二惑.方可了生脫死。密宗之即身成佛.則僅初到了生死地位而已。此在小乘.阿羅漢亦了生死。而圓教之初信斷見惑.七信斷思惑.即已了生死。七信.與阿羅漢了生死雖同.其神通道力.則大相懸殊。八九十信.破塵沙惑.至十信後心.破一品無明.證一品三德祕藏.而入初住.是為法身大士。歷十住.十行.十回向.十地.等覺.四十一位.方入佛位。其歷程有如此之遠.豈一蹴即可驟至者。修淨土者.既生西方.即了生死.亦是即身成佛.但淨宗不作此僭分之說。而與禪宗之純仗自力.較其難易.則有天壤之別。尚望與會諸君.三復斯旨。

 

西方极乐图2

Read Full Post »

 

2

 

<第二日 說因果報應及家庭教育>

 

昨日講淨土法門.今天講護國息災法會之意義。欲言護國息災.先要知國如何護.災如何息。我謂欲達此目的.有二種辦法.一是臨時.二是平時。如能平時茹素念佛.以求護國息災.誠有無限之功德。即臨時虔敬而求護息.亦有相當之效力。不過仍以平素大家能護息為好。

 

蓋平素若大眾茹素念佛.願力相繼.則邪氣消而正氣長.人人存好心.說好話.做好事.自能國家得護.而災禍不起矣。古書有云.聖人不治已病.治未病.不治已亂.治未亂。蓋已亂之治難平.未亂之治易安。治國亦如治病.有治標者.有治本者。治病者.是已亂之治.病成而求其速效.不得不頭痛醫頭.腳痛醫腳.先治其標。其標既癒.然後再治其本.使之氣血周流.營衛舒暢。本既痊健.自能精神振奮.可以奮發有為。

 

現時國家危難.已至千鈞一髮之際。余以為今日欲言治國.需標本兼治。兼治之法.莫善于先能念佛力善.戒殺吃素.且能深明三世因果之理。蓋現在世界之劫運.吾人所受各種災難.皆由過去多作惡業.以致現在感受苦果。故知此種惡果.即是過去惡因之所造成。欲免苦果.須去苦因。過去已種之苦因.念佛懺悔.乃能消除。現在若不再種苦因.將來即可免受苦果。何謂苦因.貪瞋癡三毒是。何謂善因.濟人利物是。若人人能明此因果之理.則諸惡莫作.眾善奉行.災禍自無從起矣。

 

惟以今人不明因果之理.故多私欲填胸.無惡不作.只知有己.不知有人。詎知利人即是利己.害人甚于害己。故我平素常言.因果者.聖人治天下.如來度眾生之大本。捨因果而欲談治國平天下.何異緣木求魚.未見其能有得者也。佛言.「欲知前世因.今生受者是.欲知來世果.今生作者是。」如今生所作所為皆是惡事.來世安能免受惡果。若今生所作所為皆是善事.來世何患不得善果。易曰.積善之家.必有餘慶.積不善之家.必有餘殃。書曰.作善.降之百祥.作不善.降之百殃。其理與我佛所講之因果正同。所謂餘者.乃是正報之餘.並非正報。本人來生後世所享受者.乃為其本慶本殃。餘報則在其子孫.餘慶餘殃.皆其先代所積.而流被者也。

 

世人不知因果.以為人死後即皆了脫.無所謂再有善惡果報.此為最誤天下後世之邪見。需知人死之後.神識並不隨滅。若人能知神識不滅.則必樂于為善.不敢為惡。若以為一死即了.則可且快目前.任意縱欲.無惡不作.無作不惡。此種極惡大逆之作為.皆為斷滅邪見所致之結果。果能盡人諸惡莫作.眾善奉行.則自然天下太平.人民安樂。然此尚非究竟法.如何乃為究竟法.是即念佛求生西方.了生脫死。並需閑邪存誠.敦倫盡分。則不但國運可轉.災難亦可消。

 

蓋今日之災難.皆是大家共業之所招。若人皆能念佛行善.則共業可轉.而劫運亦消矣。如當一二八滬戰時.念佛之人家.得靈感者甚多。彼一己獨修.尚能得如此靈感.況盡人皆能共修乎。故知國難亦可由大眾虔懇念佛挽回之也。

 

又如觀世音菩薩.以三十二應身.入諸國土.尋聲救苦。如能至誠誦觀音聖號.自能即得感應。古今之得靈感而見諸載記者甚多.諸君可自翻閱之。除普門品中所述外.凡應以何身得度者.即現何身而救度之。應以山河大地橋樑道路身.得度者.亦現山河大地橋樑道路身.而救度之.不可思議.真實無虛。現在之人.真發信心者少.無信心者甚多。若盡人能發信心.又能行善.亦何災不可消哉。

 

凡人之信心.最好在幼小時培養。故為父母者.於其子女幼小時.當即教以因果報應之理.敦倫盡分之道。否則及其長大.習性已成.即難為力。尤重者.是在胎教。孕婦果能茹素念佛.行善去惡.目不視惡色.耳不聽惡聲.身不行惡事.口不出惡言.使兒在胎中即稟受正氣.則天性精純.生後再加以教化.無有不可成為善人者。

 

昔周太姜.太任.太姒.相夫教子之淑德懿行.竟基成周朝八百年之王業.即其先範。故印光常謂.治國平天下之權.女人家操得一大半。良以家庭之中.主持家政者.多為女子.男子多持外務。其母若賢.則子女在家中.耳濡目染.皆受其母之教導.影響所及.其益無窮。若幼時任性驕縱.聽其自由.絕不以孝弟忠信.因果報應為訓。則長大不難為無惡不作.無作不惡之魔王眷屬。故子女幼小時.切需養其善心.嚴加管教。要知今日殺人放火.無惡不作之輩.即多從彼父母之驕生慣養而來。夫以孟子之賢.尚需其母三遷.嚴加管束乃成.況平庸者乎。

 

現在大家提倡男女平權.謂為抬高女人的人格。其實男女之體質既不同.其能力責任亦自各異.聖人所謂男正位乎外.女正位乎內。正位乎內者.即實行烹飪紡織.相夫教子等內事。今令女人改任男子之事.則女人正位之事荒廢.家事無人管.子女亦無人教.其害無窮。名為抬高女人人格.實則不但推倒女人的人格.并家庭基礎而亦破壞.曷勝長嘆。願女界英賢.各能認清自己的人格所在.庶家庭子女.皆成賢善.天下尚安有不太平之理者。故知治國平天下之要道.在於家庭教育.而家庭教育.母實任其多半。子女在胎稟其氣.生後又視其儀.受其教.故易成賢善。此為不現形跡.能致太平之要務.惜各界偉人.多未見及。願女界英賢于此節.能注意焉。

 

今人每稱婦人曰太太.需知此太太二字之意義.甚為尊大。蓋此二字之淵源.遠起周代.太姜.太任.太姒.皆是女中聖人.皆能相夫教子。太姜生泰伯.仲雍.季歷.三聖人.太任生文王.太姒生武王.周公。此祖孫三代女聖.生祖孫三代數聖王.為千古最美之盛治。後世之稱婦人為太太者.即以其人比之三太也。由此觀之.太太實為婦女無上之尊稱.婦女需確有三太之德.方足當之而無愧。甚願當代諸女賢.均能實行相夫教子之道.使所生子女.皆成賢善.庶不負此優崇之稱號焉。

 

其次.需認真茹素。人與一切動物.原是同屬含靈.何忍殺其性命.以充自己口腹。己身微受刀傷.即感痛苦.一念及此.心膽悽裂.又何忍殺生而食。況殺生食肉之人.積漸感染.易起殺機。今世之刀兵災劫.即皆由此而來。古語云.欲知世上刀兵劫.但聽屠門夜半聲.信不誣也。但世竟有許多人.雖亦明佛法道理.而仍視戒殺茹素為難者。

 

民國十年.余往南京訪友.其人請魏梅蓀來見.魏以信佛念佛.而尚未能吃素告。余囑其熟讀文鈔中.南潯極樂寺修放生池疏數十遍.當即能吃素。因文中先說生佛心性不二.次說歷劫互為父母兄弟妻子眷屬.互生.互為怨家對頭.互殺。次引梵網.楞嚴.楞伽.經文為證。熟讀深思.不但不忍食.亦不敢食也。後知魏居士未過二月.即不再食肉矣。

 

又上海黃涵之居士之母.不能食素.且不信食素為學佛要事。黃涵之函問勸信之法。余令其在佛前.朝夕代母懺悔業障。因母子天性相關.果能至誠.必得感應。涵之依之而行.月餘.其母即能吃長素。時年八十一.日課佛號二萬聲.至九十三歲乃逝世。故我望一切大眾.能從今日起.皆注意戒殺茹素.並勸自己之父母.子女.及親友.共同茹素。要知此亦是護國息災之根本方法也。

 

今日所講者.為護國息災之意義.而其實行方法.則在念佛茹素。諸君幸弗以為淺近.而不加介意也。

 

孔子五常之智

Read Full Post »

 

因果

 

<第三日 申述因果原理并證以事實>

 

前昨兩日.余曾將因果道理.及護國息災的方法.略略敘述.今日本可不必再談因果。但有不得不申述者.擬進一步.再將因果之原理與事實.互證說明.俾大眾知所警惕。現在世人不明因果之原理.以為妄談邪說.即隨處討便宜.不肯吃虧。殊不知便宜即是吃虧.吃虧反是便宜。

 

如今之為父母者.多溺愛其子女.不嚴加管教.致養成其好錢財.好貪便宜的習性。以為如此可以保守家產.不致損失。豈知適得其反.貽患終身。間接亦與國家社會.有無限之影響。

 

茲舉一事為例。隋朝代州趙良相.家資鉅萬.有二子.長曰孟.次曰盈.盈強.孟弱.其父將終.分家資為二.孟得其上。及良相死.盈盡霸取其兄之產.止予兄園屋一區。孟恃傭力以自活。未幾.趙盈死.生孟家為子.名環。後孟亦死.生盈家.與盈之子為兒.名先。及長.而孟家益貧.盈家益富.趙環即為趙先作僕使為生。諺云.天道弗平.盈者益盈。環一日.聞其寡母曰.汝叔盈.霸汝家產.致汝世貧.今至為其奴僕.可不恥乎。環因懷恨.欲殺趙先。

 

開皇初年.環從先.往朝五臺.入峨谷東數十里.深曠無人。環拔刀謂先曰.汝祖.我父之弟也.汝祖霸我家產.致我世貧.今為汝僕.汝其心忍乎。我今殺汝矣。先即捷走.環逐之入林。見草庵.遂入。有老衲謂環曰.子將何為。環曰.吾逐怨對也。老衲大笑曰.子且弗為.令汝自識之。即各授以藥物.令充茶湯。環食已.如夢初醒.盡憶往事.感愧自傷。老衲曰.盈乃環之前身.霸兄之產.是自棄其產也。先乃孟之再來.受其先業.父命猶在耳。二人遂皆棄家.從僧修道.後終于彌陀庵。事見清涼山志。因果報應.彰明顯著.如響應聲.如影隨形.絲毫不爽.如此一班貪狠者.能弗悟乎。

 

又如現在流傳五臺山之人皮鼓事.亦是因果之最顯明可畏者.試言其由。唐北臺後.黑山寺僧法愛.充監寺二十年.以招提僧物.廣置南原之田.貽其徒明誨。愛死.即生某家為牛.力能獨耕。歷三十年.牛老且病.莊頭欲以牛從人易油。是夕.明誨夢亡師泣曰.我用僧物.為汝置田.今為牛.既老且羸.願剝我皮作鼓.書我名字于其上.凡禮誦.則擊之.我苦庶有脫日。否則南原之阜.變為滄瀛.尚未能脫免耳。言訖.舉身自撲。誨覺.方夜半.鳴鐘集眾.具宣其事。明日.莊頭報老牛已觸樹死。誨依其言.剝皮作鼓.書名于上。並賣南原之田.得價若干.送五臺齋僧。誨復盡傾衣 .為亡師禮懺。後送其鼓于五臺山文殊殿.年久鼓壞.寺主又以它鼓易之.訛傳遂謂為人皮鼓耳。事亦見清涼山志。總之因果昭彰.無能或逃。然趙氏二子.夙世種有善根.能遇高僧.終能成道。若一班凡庸.安可自蒙.而不篤信因果.自誤誤人.自害害人。

 

今人皆但看目前.不顧後世。好占便宜.不願吃虧。其子女耳濡目染.相習成風。而社會風俗.亦遂因之日益險惡。爭奪以起.大亂以興.殺人盈城盈野.而目不為瞬.心不為顫.無非由此故也。

 

且殺人者.殘忍惡毒.不以為可悲可憐.反或自矜其功.而他人亦為交相贊歎。其至有殺父母.尊親.反自以為大義滅親者。噫.禍變至此.天理絕.人道滅.不僅道德喪亡.抑將浩劫無已。故現在欲救護國家.應從根本做起。根本為何.即確信因果是。如果洞明因果之理.而又能篤信力行.則世道人心自可挽回。

 

余以為舉世所有宗教哲學.無如佛教之精奧易行者。今之人所以不信因果.大多是受宋儒之影響。宋代理學家.如程明道.程伊川.朱晦庵等.因看大乘佛經.稍能領會全事即理之意致。又親近一二宗門知識.會得法法頭頭.不出一心之旨。實未曾備閱諸經論.及遍參各宗知識。即遽竊取佛經之義以自雄.用以發揮儒教之奧。又恐後人亦看佛經.知彼之所得力處.遂昧心闢佛。因精妙處不能闢.乃在事實上加闢。謂佛所說之三世因果.六道輪迴之事理.皆所以騙愚夫愚婦奉彼之教.實無其事。

 

又謂.人死之後.形既朽滅.神亦飄散.縱有剉斫舂磨.將何所施。且神已散矣.令誰受生。由此謬說.致大開肆無忌憚之端.善無以勸.惡無以懲。謂天即理也.豈真有冕旒而王者哉。謂鬼神為二氣之良能。謂打雷為陰陽之氣.擊搏而成聲。將實理實事.認作空談。專以正心誠意.為治國治民之本。不知正心誠意.必由致知格物而來。

 

彼以致知為推極吾之知識.以格物為窮盡天下事物之理。而不知物乃心中私欲.因有私欲障蔽自心.故本具真知.無由顯現。能格除私欲.則其本具之真知自顯。真知顯.而即意誠心正矣。正心誠意.雖愚夫愚婦一字不識者.亦做得到。若如彼說.推極吾之知識.窮竭天下事物之理.雖聖人亦不易做到。故知此處一錯.治世之根本盡失。

 

又以無因果輪迴.令人正心誠意。夫既無有因果.一死永滅.善惡同歸于盡.又誰復顧此空名.而正心誠意者。又理學家謂有所為而為善.即是惡.此語直是破壞世間善法。何則.蘧伯玉行年二十.而知十九年之非.行年五十.而知四十九年之非.欲寡其過而未能.是果有所為耶.無所為耶。孔子以德不修.學不講.聞義不能徙.不善不能改.為憂。年已七十.尚欲天假數年.以期學易而免大過.是又有所為耶.無所為耶。

 

但自程朱以後.儒者即皆不敢說因果。因說則即將受人攻擊.謂非純儒.謂悖先賢。故凡識見卑劣者.則隨聲唱和之以闢佛。識見高明者.大抵偷看佛經.以期自雄.口中則仍痛闢佛法.以為後來入鄉賢祠.入文廟之資本。在程朱當日之心.不過但求儒教興隆.不問佛教存滅。詎知至於今日.此種破滅因果輪迴之貽毒.一旦爆發.浸成非聖非經.滅良滅倫.獸性獸行.無親無恥.賊仁賊義.禍國禍民.之惡果.可不哀哉。

 

現在綏遠戰事甚急.災禍極慘。我忠勇之戰士.及親愛之同胞.或血肉橫飛.喪身捐命。或屋毀家破.流離失所。無食無衣.飢寒交迫。言念及此.心膽俱碎。今晨圓瑛法師向我說及此事.令勸大家發心救濟。集腋成裘.原不在于多寡.有衣助衣.有錢助錢.隨緣隨力.功德無量.定得善果。要知助人即是助己.救人即是救己.因果昭彰.絲毫不爽。若己身有災.無人為助.果能稱念聖號.亦定蒙佛菩薩冥加祐護。

 

余是一貧僧.素無積蓄.凡在家弟子有所播施.皆用以印刷經書。今挪出一千元.以為援綏之唱。蓋惟能賑人災.方能息己之災。現在一班士女.競尚奢華.一瓶香水之值.聞有三四十元.至二三百元者。何如將此靡費之資.移作助綏之用。又有一等人.專好聚財.生前既不肯用.死後尚期帶至地下.欲其子女為之厚葬.或者留為子孫之用。殊不知今日有掘墓之危險.留之反將貽大禍于將來.即如陜西.現有掘墓團之組織.專門做此行為。為人子者.既欲孝其父母.何忍因孝而反使其枯骨.暴露以飽鳥獸.何不將此鉅款.用救災民之.能生死皆利也。又有貧苦之人.雖有志為此.而力實不及.則可多念佛代為迴向.既可息人之災.又可息己之災.是更盡人能行。

 

聞當滬戰時.蘇州曹滄洲居士之孫.奉父命.由滬赴蘇.迎其三叔祖及叔父等往滬。彼叔祖叔父均不願去.曹孫乃以其妻之珠寶等.纏於腰.坐小輪船往滬.忽強盜來.曹急跳岸.遽墮水中.所帶金珠.共值二三萬.均送與為己換衣之人.而自稱貧士.是教蒙學之教師.幸而得免。倘為大盜所知.不知又要費幾萬以贖之.是豈非錢財之禍人耶。今人但貪目前便宜.不能看破。每為錢財而吃虧.其例甚多.不勝枚舉。

 

昔有某居士問我以挽回劫運之方。余曰.此甚易事.在明因果之理.而篤行之耳。能發信心.必有善果。且私偽之心既消.心中光明正大.任何災難.皆冰雪消融矣。洪楊之役.江西木商袁恭宏.被匪所獲.縛于客廳柱上.門上加鎖.俟時而殺之。袁自意必死.以默念觀音聖號。良久入睡.醒而身在野地.仰首見星辰.遂得逃脫。此是一確例。

 

以是.甚望大家大發信心.秉乾為大父.坤為大母之德.存民吾同胞.物吾同與之仁.凡在天地間者.皆愛憐之.護育之.視之如己。更能以因果報應.念佛求生西方之道勸化之。倘盡人能實行此.則國不期護而自護.災不期息而自息矣。

 

111

Read Full Post »

 

 

<第六日 以真俗二諦破除執見並述近時靈感>

 

世人執空執有.妄生己見.故迷而不覺。世尊設教.欲令眾生破此二見.故特設一念佛法門.俾其從有而悟空.得空而仍不廢有。則空有二法.互相資助.得益乃大。況兼仗彌陀願力.故其力用.超過一切法門.而為一切法門之所歸宿也。

 

世有一種下劣知見之人.教以念佛求生西方.則曰.我等業力凡夫.何敢望生西方.但求不失人身.即足矣。此種知見.由不知眾生心性.與諸佛之心性.一如無二。但因諸佛修德至極.性德圓彰.眾生則但具性德.不能修德.即有所修.亦多悖性而修.反增迷悖之故。

 

又有一種狂妄知見人.教以念佛.則曰.我就是佛.何需再念佛。汝等不知自己是佛.不妨常念。我既知是佛.何必頭上安頭。此種知見.由于但知即心本具佛性之佛.而未知斷盡煩惑.圓滿福慧之佛。此種人若知性.修.理.事.不可偏執.力修淨行.則可遠勝彼下劣知見者。否則自誤誤人.將永墮阿鼻地獄.了無出期矣。

 

故執空執有之謬知.及下劣狂妄之謬見.皆惟念佛最為易治。以「是心作佛.是心是佛」.若不作佛.則不是佛矣。此二句經文.為破下劣.狂妄.二見之無上妙法也。究論佛法大義.不出真俗二諦。真諦.一法不立.即聖智所見之實體。俗諦.萬行圓彰.即法門所修之行相也。

俗.即建設之義.不可作世俗.俗鄙講。

學佛之人.必須真俗圓融.一道齊行。蓋因一法不立.始能修萬行圓彰之道。萬行圓彰.始能顯一法不立之體。今為求其易解之故.特說一喻。真如法性之本體.譬如大圓寶鏡.空空洞洞.了無一物。而胡人來.則胡人現.漢人來.則漢人現.胡漢俱來.則亦俱現。正當空空洞洞.了無一物時.不妨胡來胡現.漢來漢現。正當胡來胡現.漢來漢現時.仍然空空洞洞.了無一物。

 

禪宗多主真諦.即在萬行圓彰處.指其一法不立。淨宗多主俗諦.即在一法不立處.指其萬行圓彰。明理智士.自無偏執。否則寧可著有.不可著空。以著有.雖不能圓悟佛性.尚有修持之功。著空.則撥無因果.成斷滅見.壞亂佛法.貽誤眾生.其禍之大.不可言喻矣。

 

吾人念佛.先從有念而起。念至念寂情亡時.則既無能念之我.亦無所念之佛.而復字字句句.歷歷分明.不錯不亂.即所謂念而無念.無念而念也。念而無念.無念而念者.正念佛時.了無起心念佛之情念。雖無起心念佛之情念.而復歷歷明明.相續而念。但此功夫.非初心者所能遽得。若未到無念而念之功夫.即不以有念為事.則如毀屋求空.此空.決非安身立命之所也。

 

古之禪德.多有禮拜持誦.不惜身命.如救頭然者。故永明延壽禪師.日課一百零八種佛事.夜往別峰.行道念佛。況後世學者.可不重事修.而欲成辦道業乎。必能徹悟一法不立之理體.力行萬行圓修之事功.方是空有圓融之中道。空解脫人.以一法不修為不立.是諸佛所謂可憐愍者。蓮池大師云.「著事而念能相續.不虛入品之功。執理而心實未通.難免落空之禍。」因事有挾理之功.理無獨立之能.故也。

 

故吾人學佛.必須即事而成理.即理而成事。理事圓融.空有不二.始可圓成三昧.了脫生死。若自謂我即是佛.執理廢事.差之遠矣。故當用力修持.一心念佛.從事而顯理.顯理而仍注于事.方有所得。如等覺菩薩.尚以十大願王.迴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.以期圓滿佛果。今以凡夫.而乃不自量.妄視念佛為小乘.不足修持.則將來能免入阿鼻地獄乎。

 

又念佛人.要各盡己分.不違世間倫理.所謂敦倫盡分.閑邪存誠.諸惡莫作.眾善奉行。若不孝父母.不教子女.是乃佛法中之罪人.如此而欲得佛感應加被.斷無是理。故學佛者.必須父慈子孝.兄友弟恭。己立立人.自利利他。各盡己分.以身率物。廣修六度萬行.以為同仁軌範。須知孝悌忠信.禮義廉恥.亦在六度萬行之中。

 

世之不信佛者.如戴有色眼鏡.以觀察萬物.紅綠色彩.由鏡而異.不能得各物之本色。故我等學人.切弗執持己見。如妄執己見.坐井觀天.一俟閻羅索命.方悟前非.悔之已晚。斯世澆漓.社會紊亂.天災人禍.環疊相生。欲謀挽救.須人盡敦倫盡分.孝親慈幼.大公無私.愛人若己方可。果能人心平和.世界自安.國難自息矣。

 

現在最大之禍患.即在于人存私心。私心之極.則但知有己.不復顧人.私偽詐欺.陰毒險狠.專恣殘酷.敲剔壓逼.無所不盡其極.斯世可成羅剎世界。其究亦必致天怒人怨.身燼家墟.而後已。世人多羨唐虞之治.熙熙皓皓。天下太平.而嘆今之世風頹喪.人心險惡。然一究其何以至此.實不外公與私而已。公極.則世界可大同.私極.即可至殺父公妻。若皆能破除私心.無相殘害.則唐虞三代之世.亦何難復見于今日哉。

 

昔普陀有一老僧走路.偶腳撞凳致痛.遂怒踢凳倒.且連踢幾腳。此種知見.即由任情我慢.絕不反省之所致。此見若熾.則充其所極.不難殺人放火.亦不以為過.反以為能矣。現在殺機更盛.殺人之具.亦日益巧妙。大劫當前.誰能幸免。惟有大眾一心修善.虔誠念佛.哀祈佛力之加被方可。

 

當滬戰時.閘北房舍.多成灰燼.獨一歸依弟子夏馨培之寓所.未被波及。即當戰事劇烈時.彼全家同念觀世音聖號所感.且最奇者.戰事起後第七日.其一家人始由十九路軍救出.及戰停歸家.室中諸物.一無所失。苟非菩薩之護祐.何能若是乎。蓋伊供職新聞報館已數十年.夫婦均茹素念佛甚虔。是知觀音菩薩大慈大悲.遇有災難.一稱聖號.定蒙救護也。

 

或曰.世人千萬.災難頻生.觀音菩薩僅一人.何能一時各隨其人而救之。即能救護.亦不勝其勞矣。殊不知此並非觀音處處去救.乃眾生心中之觀音.自為救之耳。觀音本無心.以眾生之心為心.故能應以何身得度者.即現何身而為說法。如皓月當空.所有水中.皆現月影.千江有水千江月。試問此月為多.為一耶。不可言一.萬水之月各現。亦不可言多.虛空之月常一也。諸佛菩薩之救度有情.亦復如是。其不得感應者.則由眾生之尚未虔誠.或太業重障深.非菩薩不為救護。如一池污濁之水.欲月顯現其中.何可得哉。明乎此.我等大眾念佛.猶有不正心誠意.懇敬而為之者.吾不信也。

 

山西聞喜縣一弟子葉滋初.偶騎騾行于大嶺間.一邊高峰.一邊深澗.雪凍成冰.騾滑而蹶.遂跌下澗中。適半崖有一株大樹.恰落在樹之枝間.竟得以無恙.否則粉身碎骨矣。此樹何由而有.亦可云即觀音之所示現也。

 

又民國十七年.寧波蔡仁初.在滬開五金玻璃店.人極淳厚.與聶雲臺善。雲臺令其常念觀音.意防綁票.仁初信之。一日將出.己之汽車在門外.綁匪先以手槍趕去駕車者.踞坐其上。仁初一出即上車.車即開行.始知被綁。遂默念觀音.冀車壞得免。已而果輪胎爆裂.車行蠕蠕。再前行.油缸又炸破.車遭火焚。匪下車恨甚.向蔡擊三槍。而蔡三跳獲免.遂乘人力車歸。其年六月.因與夫人.同至普陀歸依三寶。

 

又張少濂.為某洋行經理.素不信佛。一日.坐汽車行于冷靜處.二匪以手槍逐去駕車者.謂張云.速急開往某處。二匪各持手槍迫之。張默念觀音.行至熱鬧處.適有二人打架.巡捕吹嘯.二匪即跳下車逃去。蓋以張念觀音之故.致匪誤為巡捕將捉己也。其舅周渭石已先歸依.一日.請余至其家.少濂亦遂歸依。

 

又鎮海李覲丹之子.為洋行買辦。得吐血病二年.不時吐.即不吐時.痰中亦常帶血。一日.為匪綁去。覲丹畏懼異常.全家皆為之念觀音求救.並請法藏寺僧助念。後匪索銀五十萬元.李家只允五萬.匪魁謂非五十萬不可。但每說五十萬時.頭即作痛.後竟以五萬元贖回。且自匪綁去後.非但不吐血.連吐痰亦不再帶血。二年餘之痼疾.竟由被綁而遂痊癒矣。以上所述感應事蹟.諸位宜深信而亦力行.方不負今日之聽講也。

 

現在學佛之人頗多.但能深知佛法者猶少.外道之語.則每反多信之。江浙俗傳.謂念佛之人.血房不可入。以產婦血腥一衝.以前所念之功德.即都消滅故。故皆視作禁地.雖親女親媳之房.亦不敢進。甚有預先避居他處.過月餘方敢回家者。此風普及滇黔.殊可怪異。不知此乃外道邪說.蠱惑人心.何可妄信。

 

憶在民國十二年.袁海觀之次媳.年五十餘.頗有學問.有二子二女。其長媳將生子.一居士謂之曰.汝媳生子.汝家中一個月內不可供佛.亦念不得佛.彼聞而疑之。適余至滬.來問以此事。余曰.弗信妄說。歸告汝媳.多念觀音.臨產仍需出聲念。汝與照應人.則各大聲念.一定不至難產.並無苦痛血崩等事.產後亦可無各種危險。彼聞之甚喜.不數日而孫生。其孩身甚大.湖南人生子必稱.重達九斤半.且是初胎.了無痛苦。可知觀音菩薩之大慈大悲力.不可思議。

 

平常念佛念菩薩.凡睡臥.或洗腳.洗浴時.均需默念.惟臨產則不可默念。因臨產用力.默念必致迸氣成病.此事極宜注意。須知佛力不可思議.法力不可思議.眾生心力亦不可思議.惟在人之能虔誠與否耳。

 

明高僧壽昌慧經禪師.生時頗難。其祖立于產室外.為念金剛經.以期易生。方開口念出金剛二字.即生.其祖因命為慧經.長而歸依.及出家.皆不另取名。其人為萬曆間.出格高僧。由此觀之.可知佛法之為益于世也大矣。念觀音菩薩于生產時.有如是利益.豈可為邪說所惑.而不信奉耶。

 

世人食肉已成習慣.但須知無論何肉.均有毒。是因生物被殺時.恨心怨氣所致。人食之.雖不至即時喪命.但積之既久.則必發而為瘡為病。年輕女人.于生大氣後.餵孩子奶.其孩每死.亦因生氣而奶成毒汁之故。人之生氣.非因致命之痛.毒尚如此。何況猪羊雞鴨魚蝦等要命之痛.其肉之毒.更可推知。余于十餘年前.見一書云.有一西洋女人.氣性甚大.某日生氣後.餵其子奶.其子遂死.不知其故。後又生一子.復因生氣後餵奶而死。因將奶汁令醫驗之.則有毒.方知二子皆為奶毒死。近有一老太婆來歸依.余勸其吃素.告以肉皆有毒.並引生氣西婦毒死二子為證。彼云.伊有兩孩.亦是因此死的。因彼夫性氣橫蠻.一不順意.即將她痛打。孩子見之則哭.彼即餵奶.孩子遂死。當時並不知是被奶毒死。其媳亦因餵奶.死一子。可知世間被毒奶藥死之孩子.不知多少。因西婦首先發覺.至此老太婆證之.才大明其故。故餵孩子之女人.切弗生氣。倘或生大氣.當時切弗即餵孩子。須待心平氣和.了無恨意後.再隔幾點鐘.乃可無礙。若當時.或不久即餵.每易致命.雖不即死.亦每成病.而不自知其故。

 

同此一理.牛羊等一切生物在被殺時.雖不能言.其怨毒蘊結於血肉中者.不知幾許。人食之.無異服毒。非特增殺業.招罪報于將來.現生亦多釀病短壽.誠甚可憐而可惜也。此事知者猶少.故表而出之.望大家皆能留意。由此以推.可知人當怒時.不獨其奶有毒.即眼淚.口唾.亦都有毒。若流入小兒口眼中.亦為害不淺。有一醫生來歸依.余問彼.醫書中有此說否.彼云.未見。世間事之出常情外者頗多.不可盡以其不合學理而非棄之。例如治瘧疾方.用二寸寬一條白紙.寫烏梅兩個.紅棗兩個.胡豆幾顆.(按病人歲數多少.寫多少顆。如十歲.寫十顆。二十歲.寫二十顆。)摺而疊之.在瘧未發前一點鐘.男左女右.縛于臂膊上.即可不再發。此法甚效.即二三年不癒者.亦可即癒。非藥非符非咒.而能奇效如此.豈可盡以常理解之。

 

white lotus

Read Full Post »